您当前的位置: 曼谷新闻网 > 家居 >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发布日期:2019-04-09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朴素而绚烂,平淡却动人。当你走来,似是听见它絮絮低语,娓娓道来;想要靠近,却又识它从容克制,缄默不语。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不远处,一位身着白衣的长者,他低头,专注而忘我;他抬头与你相视一笑,温敦暖善。在这里感受古老过去的厚重,亦能随他沉醉在未来时空的奥义中。它们二者合一,矛盾却和谐,浑然天成。你好,这里是卢志荣《无华》之境。

——引言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这是人间最美四月天,这里是沉浸在温柔春风里的人间苏杭,大自然的直接,总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纯粹与美好。2019年4月2日,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迎来了开馆以来首个华人设计师个展——《无华》卢志荣个展。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他说“这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刻,我人生中能和此刻同等重要的瞬间,我想只有我结婚的时刻、我的孩子诞生的时刻。”

《无华》展览以实物、影像、实景空间和手稿文献为呈现方式,以卢志荣在建筑、室内、家具、生活器物、雕塑五个方向近30年的个人作品为核心内容。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大背景下,本次展览作为当代生活设计理念与百年包豪斯现代主义的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雕塑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雕塑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雕塑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雕塑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家具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家具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家具

卢志荣以他整体创作的哲学和实践,反映了一位当代华人设计师的精神世界与文化追求。

“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我们应该感到自信,能够自信地接受一些所谓空的东西,要有自信不做任何的修饰。要有一种自信去诚实的面对自己,我们需要创造出一个自己能够真诚以待的世界。”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器物:卢志荣布展中

在这个由著名建筑师西萨(Siza)设计的庞然大物里,《无华》巧妙的利用空间,三部分空间,充分的将所有的展览的作品融入整个建筑当中,使得建筑能够成为这个展览本身的一个部分,我们跟着卢志荣走进他的雕塑世界里,他行走在大家之中,却似乎是独自而行,絮絮低语却也振聋发聩。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雕塑:所有过去,皆是未来

——卢志荣 | 无我之境

“我不希望大家来到博物馆,就会说这件雕塑作品长得像一只狗,那件雕塑作品长得像一条鱼。我希望大家看到这些作品,首先是感到困惑。”

——卢志荣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当所有人围墙而坐,才发现这个展厅中的每一件雕塑作品,这些作品跨越了三十年的时间洗练的作品,从一个刚毕业的天赋设计少年,到如今在设计界有着众多“信徒”的设计大师,这些雕塑作品隔着悠远的岁月呈现在我们眼前,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与物总是转瞬即逝;但其背后的观念与精神却得以持之以恒。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To BYDON

他们似乎拥有自己的生命和性格,仿佛他们现在正安静地坐在这里。坐在和大家一样的高度上,被所有人观察,也在观察所有人。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Beyond SEI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Beyond SEI

Ta TANEOKI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Beyond SEI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在卢志荣的雕塑作品中,像《拜东之行》( lo Bydon20い)、《伊贝拉之行》( To Bela20)、《库干之畔》(AtCogan2012)、《依罗之邻》( By loh2012),及其他作品一从更深层次来看根源于希腊文化中对雕塑的理念:它们更多的是关于塑造、造型,而不是关于雕空或雕刻。正是在这种造型、塑造的意义上,卢志荣的雕塑以“存在”而不是“事物”的身份呈现。在与它们对话中引入了一种形象,将观者置于不确定的记忆,同時面对这些物件的清晰形态,其來自永恒和遥远的时空。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在这种意义上,这些物件似乎在表达自己的孤独、内在必要的实物,来呈现它们是从俗世脱胎而出的。这使得他的每个雕塑都成为与未知的相遇,形成一种自身的独特经验.这种与世无争的观点,使得人们认为卢志荣的雕塑创作与许多过去和现时的作品有着各式各样的共鸣。

家具:一位恰好成为了设计师的诗人

——卢志荣 | 诗情之境

“当下时代,科技、技术的力量让我们认为,或许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是可以被做出来的。但当一切都显得似乎是有可能的时候,那么一定是有什么遗憾是被我们忘却的。比如说,我一直所说的诗意。”

——卢志荣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步入《无华》的家居世界,独立又统一的整体空间氛围,和谐的家居舒适感催生心底的一份诗意。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从现代主义设计诞生之初,我们就在不断面临挑战,和解决技术问题。我很感恩当下社会的技术发展,他们帮助我,将工匠精神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合二为一,我给大家呈现出这样的作品,大家可以再把作品呈献给后代。有些东西需要传承,有些东西需要摒弃,像100年前现代主义设计萌发之初一样,我们在不断的前进和修正过去,我们的设计一次比一次好,这才是设计的意义所在。”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身处于卢先生为我们营造的一方诗意空间,一边听他讲解自己的诗意设计理念,并不刻意追去完美,不迎合市场,也不排斥市场才是他一直不断寻找新的自我的意义。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在二十多年的旅欧创作生涯中,卢志荣针对流行设计思潮以及消费社会提出了质疑和修正,主张远离商业社会的通俗文化,重返生活与文脉中寻找那些失去的意义。处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他,通过栖息空间及器物造设的持久创作清晰地找到了全新的自我:一方面,来自于“生活”成为一种逻辑和构成的原则——美即简约实用;另一方面,来源于其独有的东方情境——宋代生活艺术的诗性缄默。他称之为“以诗为用,以用为诗。”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器物:方寸之间,滋味怡然

——卢志荣 | 幻虚之境

“这些器物,正如在古代城市的废墟中仍然可见到建筑空间的印记,我们可以目睹过去在此生活的痕迹......”

——卢志荣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卢志荣的器物设计作品中,他的《不拘一格》木盒系列(Wooden Box Series 2015) 或 《文房新语》(ScholarlyImplements 2016):都对平面的概念有更为令人惊讶的运用方式。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我迷恋几何立体图形的美妙,所以我把它们运用在设计上。”他器物的组合设计方式好似它们是小“房间”,提示着其可能的用途,特别是细分的方式和装纳的方式,在内部或周边使用矮的“隔墙”。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不同“隔间”的并列产生了“屋舍”的效果——“屋舍”群产生了微型“城市”的缩影。一切源自平面的理念。正如在古代城市的废墟中仍然可见到建筑空间的印记,我们可以目睹过去在此生活的痕迹......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他的作品语言简洁而特别,方圆、分寸中间的寓意意味深长作品中少而又少的色彩,必须与环境和行动其间的人互动结合,才算最终圆满。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卢志荣 《无华》展览导览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从《无华》的世界里走出来,天空下起了沾衣不湿的细雨,远处象山的层峦多了一层迷幻的雾气,回望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红楼,我仿佛看见那位被人推上神坛的长者,他温润依旧,平和坚定的说:“我希望你们都能拥有逆流而上的勇气,坚定自己的心,想你所想,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卢志荣Chi Wing Lo专访|一位恰好成为设计师的诗人

《无华》卢志荣 | 新浪家居 独家采访

小浪:您对《无华》的期待和定位是什么?(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卢志荣:

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展出自己的作品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我想大家应该更多的关注作品本身,哪怕是我这个人本身不存在了,但是我还是希望我的作品他能够留下来,被大家记住。呈现在你们的眼前的《无华》超越了大家对我本身的关注范围。在这个展览作品当中,大道建筑设计小到珠宝设计。所以这基本上是像描绘了一幅非常完整的人物画像。大家有了不同的碎片。我们在这些碎片拼起来,逐渐看到一个相对完整一点的图像。而且现在还有一些的图片,我还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会逐渐将他找寻完成,使它成文完整的“人”。在作品中,你可以通过它的一些想法和习惯,了解一个更全面的“人”。

小浪:设计是如何实现人的尊严?(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卢志荣:

在今天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可能的,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在这样一个所称之为自由的创作过程当中。或许有些东西是被一些不健康的方式推动着,有些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设计可能会是一个笑话。当设计变成一种象征,它本事好像变得无足轻重,这一刻,设计没有办法实现人类的尊严了。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任何一个严肃认真的设计师都应该去好好的看待这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设计是为了让人成为更好的人。当我们坐在一张椅子上的时候,他应该让我们感到舒适,等我们看到这件雕塑作品的时候,他应该让我们启发更多的灵感。当我们看到一件设计产品,应该让我们保持热情。当我们看到一件东西,不应该是只是因为几分喜欢和三分钟的热度,而把它买回家。之后厌烦了丢到一边。且不说尊严和完整性,单单从地球的承受力和资源的有限性上,我们都不应该这样做。

小浪:关于设计,您更注重艺术表达,还是大众设计(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卢志荣:

二者皆有。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今天成为名设计师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你懂得电脑里的几个程序,再加上稍微了解一点木工。你就可以做设计师。但我却认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事要做。比如说设计椅子,如果你的目标只是为为了让人们坐上去不至于坍塌的话,那很简单,但是如果你想把它做的有吸引力唤起情感共鸣,那这个时候艺术就将进来了。

小浪:如何提高设计师的原创能力(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卢志荣:

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做原创的大部分的条件,如何动机,这些我们都是有的。但我们缺乏的可能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我相信这是一种过程,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做好设计。

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学书法。第一个阶段就是描红。就像是做设计,就像学书法一样,第一个阶段我们可能都摆脱不了描红这个阶段,但等到我们设计熟练之后。那我们就能拿走临摹的字帖,做好自己写的设计。可以自己独立的在纸上进行运笔和书写,随着越来越熟练,那么你院里的速度可能会越来越快,到时候自然而然的你就会注重字和字之间的一种方法。你还会注意在什么地方,笔画应该出一些,在什么地方,笔画应该淡一些。什么地方,我的笔画是饱满和充实的,什么地方应该是枯笔,当下我们国内的设计阶段,好像正走在一个刚刚拿走了描红的阶段。我们正在进行设计创作的起步阶段。我们当进行独立书写的时候,还会思考,之前描红阶段的时候,我们是怎样进行书写的。我们应该学会建构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信心,我们要相信我自己书写的字体和描红体是一样好的。

小浪:您是如何平衡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的呢?(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卢志荣:

首先,包豪斯的诞生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情况的一种变化。当时的工业大生产,使得人人都有一种可及性。当时的工业进程和工业能力,能够满足所有人对这种需要的需求。同时,设计语言也是基于了当下那个时代的。技术,形状,材料是否满足工业产品的需求。

包豪斯诞生到今天,整个现在处于发展的过程当中。如今的设计师应该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深入的背景之下。去思考包豪斯诞生的100。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怎样的。同时,我们当下所拥有的技术和科技能够给我们的设计带来怎样的帮助。很显然,发展到10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设计师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和当年是不一样的。在今天,我们或许认为,所有一切都可以是被做出来的。但是我们不能轻易的去。去做决定,因为他一切都显得似乎是有可能的时候,那么他一定是有什么缺失的。比如说,这个缺失的东西,可能是我之前一直所说的诗意。还有藏在物品本身之后的一个意义。藏在表象之下的物品的灵魂。跟包豪斯不同,或许包豪斯关注更多的是生产的层面。我在关注作品生产层面之外,或许还关注我所创造的产品是否是灵魂的,我认为作品应该是超越表象,超越形式的。

(新浪家居 | 位莹)